
“行車作業的鋼絲繩磨損超過標準值怎么辦?”“硫酸裝置泄漏如何在30秒內緊急響應?”在陜化公司磷銨分廠2025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現場,這樣的實戰拷問已成為全員“必修課”。隨著“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號角吹響,分廠以“零容忍”姿態向隱患亮劍,用一套“組合拳”打出安全新高度——5大主題周、20余項具體措施、100%全員覆蓋,真正讓安全從“紙上條款”變為“肌肉記憶”!
精心設計“壓茬推進”:安全月創新“破題”
領導掛帥,織密責任網。分廠成立專項小組,涵蓋分廠領導、裝置段長、班組長等,實行“日調度、周復盤、月考核”機制。啟動儀式上,全員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十句硬話”,并簽署“反三違”承諾墻,明確“重大隱患絕對清零、一般隱患即查即改”的軍令狀。
精準施策,五周攻堅。將安全月拆解為“意識塑培-能力提升-隱患排查-應急演練”四大階段,每階段設置“必答題”。宣傳啟動日集中觀看《一絲一毫不能放松》警示片,曝光近三年分廠典型違規案例。意識強化周開展“五個一”課堂(一次案例宣講、一次崗位風險答辯、一次承包商培訓、一次家屬安全信、一次隱患隨手拍)。能力提升周全員通過正壓式呼吸器實操考核,管理人員須“通關”新國標知識點提問。隱患排查周推行“崗位隱患清單對照法”,班組每日上報“隱患日志”。應急總結周在水汽硫酸裝置模擬酸泄漏,演練“盲演+復盤”模式。
執行力“拉滿”:這些舉措讓安全“落地有聲”
用“身邊事”刺痛“麻痹心”。6月3日,老員工張師傅在“現身說法”會上講述自己因未系安全帶而險些墜落的經歷。“分廠將10起內部事故制成‘警示卡片’,發放到每個班組。”安全員樊紅軍介紹,“每張卡片背面印有對應隱患的排查口訣,比如‘吊裝作業三查:繩、鉤、指揮哨’。”
“四安全”研究直擊痛點。針對磷銨礦場行車作業風險,領導班子帶隊蹲點72小時,形成“鋼絲繩更換標準+司機雙人確認制”等5項解決方案。設備組更創新“生命周期管理會”,對關鍵設備實行“體檢檔案”制度,提前預警襯膠管道腐蝕等隱患。
考核到“神經末梢”。全員“過篩子”,隨機抽查崗位員工回答“三違是什么?你崗位的3類隱患是什么?”回答不合格者需參加“班后補習”。班組“紅黑榜”,隱患排查數量和質量納入五型班組評比,優勝者進行安全績效獎勵。
長效啟示:安全月如何“不走過場”?
“學”與“做”深度融合。分廠將“五個一”課堂延伸為常態機制。每月“隱患隨手拍”活動持續開展;安全大課堂優秀授課者給予積分獎勵;正壓式呼吸器使用納入新員工轉正考核。
從“查隱患”到“防隱患”。工藝組通過大數據分析近三年事故,總結出“溫度波動超±2℃即觸發預警”等6條工藝紅線,并植入DCS系統自動報警。
讓“應急能力”成為本能。“現在聽到警報聲,3分鐘內就能完成應急分工。”二銨裝置工段長許滿平說。分廠將演練頻次從季度提升至每月,并增加“無腳本演練”科目。
安全不是一場“運動”,而是永不落幕的征程。陜化公司磷銨分廠以安全月為契機,用“真刀真槍”的舉措證明:唯有把標準刻進流程、讓技能長在身上、使責任扛在肩頭,才能筑牢高質量發展的銅墻鐵壁。(史華軍 樊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