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九月,全國“質量月”的號角吹響,陜化公司設備管理部以“提升設備基礎管理質量、堵塞管理漏洞”為核心目標,迅速牽頭組織電氣中心、儀表中心、維保中心及各生產中心設備副經理召開專項推進會,將“質量至上”理念融入設備管理全流程,推動設備檢修從“被動運維”向“主動防控”轉變,以高標準、嚴要求守護設備安全運行生命線。
錨定考核核心
壓實管理責任 “不松勁”
在推進會上,設備管理部負責人明確指出當前設備管理的關鍵痛點。為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會議確立6項考核細則,將設備運維責任細化到崗、落實到人,加大考核力度。這6項考核細則并非簡單的“條款羅列”,而是結合陜化公司設備運行實際制定的“精準管控清單”。
厘清職責邊界
構建協同聯動 “一盤棋”
設備管理不是單一部門的“獨角戲”,而是多部門協同的“交響樂”。推進會圍繞“誰來管、怎么管、管到位”的核心問題,清晰劃分維保中心與各生產中心的職責范圍,形成“分工明確、銜接順暢、責任閉環”的管理格局。
作為設備檢修的“主力軍”,維保中心被明確為檢修過程標準化落地與檢修質量責任制執行的責任主體。針對A/B類關鍵設備。會議要求,維保中心結合不同設備的檢修特性,統一質量控制模板的制定,模板需涵蓋“檢修前風險評估、檢修中關鍵控制點、檢修后試運行標準”三大模塊,確保每一臺設備的檢修過程“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各生產中心則承擔起“設備管家”的角色。會議明確要求生產中心設備技術員遵循“全程參與”原則,從檢修方案制定階段便開始介入,到檢修過程中實時跟蹤進度與質量,再到檢修后參與驗收,實現“從源頭到末端”的全流程監督。設備副經理作為“最終把關人”,需對檢修結果進行簽字確認,若后續出現因檢修質量導致的設備問題,將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以“責任倒查”倒逼質量提升。
強化追溯管理
筑牢質量防控“安全網”
“檢修質量好不好,數據說話最可靠。”為徹底解決過往檢修中“責任不清、質量失控”的問題,推進會明確提出從9月份起,對A/B類設備檢修實行“檢修票-質量控制單”一一對應制度,這一舉措成為“質量月”期間設備管理的“硬核”措施。設備管理部推行“檢修票-質量控制單”制度,不僅是對檢修質量的“硬性約束”,更是對設備安全的“長效保障”。在“質量月”期間,設備管理部還將組織專項督查,對各中心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抽查,對未按要求落實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確保制度落地見效。
在2025年“質量月”活動中,設備管理部以“明確考核、劃分職責、強化追溯”為三大抓手,構建起多部門協同、全流程管控、全周期追溯的設備管理體系。
下一步,設備管理部將以“質量月”為起點,持續深化設備基礎管理改革,定期組織設備管理培訓,提升全員質量意識與專業技能。不斷優化考核細則與管理制度,將“質量至上”的理念融入設備管理的每一個環節。設備管理部將繼續聯動各中心,以“用好、護好、修好”為根本準則,層層壓實責任,為公司實現“穩產高產、提質增效”目標,筑牢設備根基。(設備管理部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