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部審計業務外包的風險防控
基于公司內審人員不足、業務能力不強等客觀情況,為盡快實施年度審計工作計劃,充分發揮外部中介機構獨立性強、從業經驗豐富的優勢,對非核心審計業務進行外包很有必要,但為防范風險,法律事務部把握以下原則確保內審工作順利進行。 引入競爭機制。采用公開招標方式挑選合格外包事務所,從合法性、專業資格及過往業績遴選優質外包事務所。 建立有效溝通機制。首先要積極同外包事務所溝通,共同解決雙方利益不一致的矛盾。其次,在選擇會計師事務所時一定要謹慎,要在充分掌握相關信息的基礎上選擇一個可以完全信賴、能夠勝任且最適合自己的,避免逆向選擇的出現。最后,在起草外包合同時,詳細地說明內部審計的服務范圍、安全保密、報告制度和爭議的解決辦法等,不要有字眼模糊不清的條款。 加強業務外包過程的監控。充分掌握內部審計工作的主動權,與外審人員共同制定好內部審計計劃并明確相應的內部審計任務,在外審人員執行內部審計過程中安排相應人員進行協助監督,做好溝通工作。通過細化合同、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等管理控制手段,加強外包過程的監督,減少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風險。建立成果收益聯動機制,將內部審計工作完成的效果同支付給外包事務所的費用掛鉤,如外審人員完成審計計劃之外的內部審計任務,并且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很好的效果,可以適當在原有報酬水平上增加一定的“鼓勵報酬”,既提高了外審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又為外包事務所的再次合作奠定了一個良好基礎。 完善相關制度。業務外包全流程的管控必須有嚴格的制度對其進行約束,公司完善業務外包從授權審批、合同協議管理、業務管理及考核整套的制度,確保業務開展的合規性、風險可控性。(法律事務部 羅根偉)